从一而终是什么意思(古人对女子从一而终的婚姻观)
从一而终是什么意思(古人对女子从一而终的婚姻观)
追溯古人对女子从一而终的婚姻观:非为爱忠贞不二,而是束缚思维。
《易·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在现如今,从一而终是指人们对于事情专注的态度,是个褒义词。
但是在封建时期,从一而终却不是一个含义美好的词语,而是封建社会赋予女人身上的枷锁。
在过去,从一而终的意思是女人只能一生跟随着自己的丈夫。也就是女人这一辈子只能嫁给一个丈夫,丈夫死了之后也不能再嫁。所以封建时期的女人跟现今的女人相比,身份低微许多。
这都是中国古代封建婚姻原则下对女人的压迫和侮辱。对于男性来说,在古代婚姻当中他们具有很大的主导性。而女人只能妥协在不公平的待遇之下。
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社会当中,民间大众和政府社会对于女性布下的婚姻骗局。
一、“从一而终”思想的产生
李文元《婚事》当中说过:“亘古以来,女子嫁夫都是凭的三媒六证的从一而终。”亦称作,“从一”。女子所嫁夫婿之后,必须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
所以自封建社会以来,女子就受着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当然民间的女子也不仅仅是因为社会舆论的压迫更是因为官方对于礼教伦理观念的倡导。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在这种官方倡导的礼教婚姻观念当中被反复洗脑。
这种思想更是因为人们的大力热捧而广泛传播。中国文化美德许许多多,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当时社会上的人们分辨率不高,所以也会出现传播糟粕的现象。
这种礼教婚姻观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追究历史,“从一而终”的婚姻观念从秦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从秦以来,女子贞节问题就受到皇上的关注。
这种思想延伸到了汉朝,重视的人们越来越多,汉朝人也大多是提倡女子一生忠于一个丈夫。可是为什么这种迫害女性的思想观念会被大众接受,甚至是官府提倡呢?
正是因为这种婚姻思想是以三纲五常为基本衍生出来的,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更何况这种思想还有着统治者的认同,在统治者的要求下,史官们大力撰写关于女子守贞节的必要性。在史官笔下,无论是君权,还是父权,夫权都被神圣化和绝对化了。
在这种思想观念的传播下,封建社会当中几乎人人都认为婚姻中女子的贞节荣辱是受社会监督的。
实际上这种通过婚姻观念对女性的压迫方式在根本上就是为了守护君王的权威和保护君王地位的神圣。
所以百姓们深信不疑,直到封建社会崩塌,女性才真正地站立起来。
二、社会体系中对“从一而终”的推崇
1、民间强调的从一而终
翻阅古代书籍,无论是史书还是民间故事,里面记录女性奉守贞节的事情无数。一群充满贞节和惋惜的悲凉女子被史官或者是民间话本几笔带过,潦草地写出她们的人生。
民间社会受到官方“从一而终”思想的影响,对女性婚姻更是过分的干预。
所以民间女性婚姻观念在封建礼教的刺激下愈发沉重。随着政权更替和朝代替换,这种女德的教化也没有被时代洪流淹没。从秦朝开始,“从一而终”思想开始兴盛。
后来的朝代更替,虽然君主不同,但是统治者们始终没有丢弃“从一而终”的思想观念,而且这种观念愈演愈烈,甚至延伸出了很多对于女性的德行教化内容。
一些文人甚至为了更好的传播这种教化女性的思想言论,一直著书。从后世记载看来,正是封建社会当中人们对于书籍教化的重视才导致了女性被压迫的命运越来越坎坷。
除了书籍的教化功能,在民间更是有大量的人们通过家风,家训来规范女子的行为和婚姻观念。
尤其是在宋朝时期。在宋朝,家训作为一种规范道德思想和行为的方式而广泛流传。
宋朝时期的一些地方要求女性必须以贞节为重,女性防淫。
如果丈夫突然死亡,妻子必须为为丈夫守孝,而且这一生估计就这样度过了,毕竟如果改嫁,女子也堵不住来自人们的流言蜚语。
比如《郑代家范》当中,诸妇必须安详恭敬,奉舅姑以孝。对于女子的行为,孝敬方面要求诸多。
更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女子的压迫。这种压迫从行为上到思想方面。如果女子嫉妒长舌,或者不受教育,不悔改错误,也会受到长辈们的违背和教训。
这些一直都被人们当做准则,写在家规上面。
明清时期,女性行为和思想方面的教化更是极为严重。这种对于女性的束缚,从民间的传播一直延伸到了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君主专制,守住自己的地位,大肆宣传这种束缚女性的思想。女性在这种思想的包围下,很少有能够保持清醒的。
就算是有一部分女性为了坚持自我,也会被社会打败。明成祖的皇后更是其中一个受到封建压迫,非但不坚持自己,反而助纣为虐的人。
明朝时期,出现的大批量的涉及女性婚姻观念的著作,其中也有明成祖徐皇后的支持。
徐皇后为了女性婚姻教化观念的传播,直接撰写了《内训》。清朝时期的人们延续前人的行为,为了压迫女性而著书。
这些书籍承载了人们对于女性婚姻伦理观念的教化。写书的文人也许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书中用尽词汇描写女性遵守女德所获取的光辉。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女性被他们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而受到什么样的压迫。在人们的广泛传播下,无论是书籍还是有关女德思想言论,都贯彻了古代“从一而终”的精神。
女性还深受妇德的影响。这些都是民间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和不公。
2、官方伦理政策对从一而终的推进
官方对于女性婚姻伦理的介入是从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的。所以无论是哪朝哪代,君主对于封建礼教方面的要求都很多。
君主被神化,君主对于权力的渴望直接到了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规范方面。
女德的“从一而终”思想被传播得越发强烈。女性的贞节因为人们的传唱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宋朝时期,人们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对于女性的婚姻行为和思想更是规范。
当时的理学家认为女子不能失节,女子的节操被甚至比她们的生命更加重要。
如果有男子娶了失掉贞节的女子,那些男子的行为也会受到社会人们的议论。
而且这种娶了失节女子的男人,也被认为失节,也就是玷污了道德的行为。可见当时社会对于失节女性的成见。
《太极图》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周敦颐将男女的结合看做是一种化生万物的行为。所以男女婚姻是极为重要的。
虽然如此,但是妻子对比于男性来说,婚姻生活当中处处都是约束,从身心到行为。而且古代的男人普遍强势,他们对于自己的妻子也普遍不存在尊重的表现。
元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更甚,直接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不同于宋朝时期,元明清时期的女性贞洁观念越发强烈。一些女子在丈夫不幸去世之后的守节也成了一种必须规定。
虽然元人不不属于汉族,但是他们一直受到中原婚姻文化的影响,要求女性必须奉行女德的约束行为。虽然这种情况引导了社会当中人们对于女性守节的赞扬。
但是实际情况当中,人们并不理解女性的悲惨生活,而且女性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处境越发困难。
3、对于以上的反思
从流传到后世人们手中的一些历史著作上看,一些女性的贞洁光辉闪闪发亮,她们所受到的迫害却鲜少有人听闻。这就是时代的过失。
男性可以任意娶妻娶妾,延绵子嗣,而很多女性守着一块所谓的贞节牌坊和人们的称赞而度过余生。
在其他人享受自己生命的同时,这些悲惨的女性却只能妥协在社会当下,不仅没有反抗心思,更是没有反抗的机会。
人们还认为这种对于女性婚姻观念的束缚能够推动社会道德的发展和延续,但在历史的证明下,这种观念不但没有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反而因为对于女性的戕害而使社会逐渐落后。
这就是历史上,由于人们的错误而对女性人格、尊严造成伤害。
总结
古代封建社会中因为封建礼教或者是君主巩固统治的原因,设置了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其中不乏对于女性婚姻观念的约束。
当然这种约束思想行为的观念就是对于女性的戕害和不公平。女性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侮辱和迫害,而这就是“从一而终”思想的骗局。
-
- 真正的五虎上将是谁(中国人民解放军五虎上将都是谁)
-
2024-04-16 00:32:17
-
- 将武则天扶上位的李治到底窝不窝囊?
-
2024-04-16 00:30:13
-
- 周昌为什么敢痛骂刘邦,还能让吕后下跪?
-
2024-04-16 00:28:09
-
- 审食其和吕后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
2024-04-16 00:26:06
-
- 十六国最后被谁统一了(五胡十六国是谁结束的)
-
2024-04-16 00:24:03
-
- 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什么会铤而走险谋反?
-
2024-04-16 00:22:00
-
- 清朝时期的王爷不好做吗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何争着做皇帝
-
2024-04-16 00:19:57
-
- 太史慈:东汉末年名将,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
2024-04-16 00:17:54
-
- 中印战争打到了印度首都吗(1962对印反击战打到哪里)
-
2024-04-16 00:15:50
-
- 秦末起义军的将领武臣,他是如何被部将李良所杀的?
-
2024-04-16 00:13:48
-
-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的乡试是怎样的?在乡试中发生过哪些趣事?
-
2024-04-16 00:11:44
-
- 揭秘:北魏末帝和他三个姐妹的不伦之恋
-
2024-04-16 00:09:41
-
- 黄家驹哪年走的(黄家驹究竟是死于意外还是另有隐情)
-
2024-04-16 00:07:38
-
- 田氏三兄弟是如何复国的?他们的复国梦为何破碎了?
-
2024-04-16 00:05:35
-
- 宋仁宗身为庶出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执政期间又是什么样的
-
2024-04-16 00:03:32
-
- 揭秘:明朝的东厂、西厂和六扇门哪个更厉害?
-
2024-04-16 00:01:28
-
- 于谦的死说明了哪些问题?他为什么甘愿下狱受死呢?
-
2024-04-15 23:59:25
-
- 周培公姚启圣李光地哪个厉害(历史上姚启圣是什么样的人)
-
2024-04-15 23:57:23
-
- 高平陵之边曹爽要是没有投降的话 曹爽有机会击败司马懿吗
-
2024-04-15 23:55:19
-
- 赵国有可能避免长平之战吗?他们该怎么做?
-
2024-04-15 23: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