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站 > 杂谈 > 正文

​俗语:“慈母多败儿”,下一句更是现实,可惜很多家长都不懂!

2024-07-05 14:30 来源:网络 点击:

俗语:“慈母多败儿”,下一句更是现实,可惜很多家长都不懂!

传统文化中最为人们关注的莫过于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他们经过日积月累所总结的经验往往最为贴近生活,也最为深入人心。这些处世哲学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依然活跃在很多家庭的家训当中。不过有的俗语虽然鞭辟入里,但也争议不断,比如这句“慈母多败儿”,历经数百年至今依旧时而听到,而这句俗语的后半句虽然鲜为人知,但其含义却更加深刻。不过将“败儿”全都归咎于“慈母”则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似乎刻意回避“养不教父之过”的深刻认识。俗语:“慈母多败儿”,下一句更是现实,可惜很多家长都不懂!

我们先看前半句“慈母多败儿”。我们都知道,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这个度指的是关爱但是不溺爱。过分溺爱反而会害了他们,如果从小就对于他们的要求千依百顺,事事纵容,会让他们养成自私且自以为是的性格。我们一般家庭里,父亲扮演的都是严厉的形象而母亲反之。可是父亲可能忙于工作,时常不在家,所以我们都是与母亲接触时间是较长的。这里讲的就是母亲的溺爱。可能过于疼爱孩子,舍不得孩子吃一丁点儿的苦,恨不得事事都为他安排过当。长此以往,孩子最终只能成长为一无是处的巨婴。父母是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的,因此有些事情该放手时就要放手,经历一些挫折没什么不好。

后半句是“严父出逆子,”做为父亲,不要以为板着眼,不分场合,不辩是非,对孩子一味棍棒加身,做事指摘,心理打压,就会教育出一个优秀的人才。就是教育出优秀人才,他也心理逆返扭曲,不但不感激你,不懂你的苦心,相反,会恨你一辈子。他认为自己的今天,是你逼迫他,他自己努力出来的,自己的成功跟你没有关系,还因此顶撞,出走,做事报复你,不在服你管教,尊重你。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父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评判。慈母必心善,心善则容易产生溺爱,溺爱不是爱,而是害,所以,慈母多败子。严父往往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仰者,缺乏细心和耐心,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严父多逆子。但这句话具有片面性,只要方法适当,好孩子还是离不开严父和慈母的。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于浓重的溺爱成分,这使得我们的孩子从来得不到锻炼,得不到磨练品质与意志的机会与环境,更无从获得竞争与创造意识。在慧通文府的孩子中看到的现象,我们不禁深思-------当溺爱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流时,另外一个问题也正悄然地浮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往往把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智力开发,认为孩子拥有了聪明才智,就注定会大有作为,以至于许多家长只简单地将成绩单作为判断孩子的唯一标准,对在人生中起决定性的非智力因素缺乏认真的考虑,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